近日,我所代理的一件发明专利无效宣告行政诉讼案件获得一审胜诉,认定说明书公开不充分而全部无效该发明专利。 该案行政阶段我所代...
导读: 在化学领域,当发明宣称实现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时,无效该专利会存在困难。本案提供了一种成功的无效策略。 简介: 根据客...
化学领域的日文翻译探讨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在中国涉外专利代理实务中,翻译是每个从事涉外代理工作的代理人必备的基础技能之一。其中,化学领域具有其独特的专业性,对代理人在技术上的理解要求较高。此外,对于中国代理人来说,日语是一门外语,由于代理人的语言水平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代理经验等各种因素,将专利申请由日文翻译为中文时,要达到准确翻译有着较高的难度。如果发生误译,很有可能会给将来在OA答辩、无效程序和行使权利中造成很大的麻烦。因此,准确翻译专利申请文件非常重要。

鉴于此,笔者基于几年的专利代理和翻译工作实践,对化学领域的翻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从如下几个角度来阐述如何避免在化学专利领域的翻译中出现错误。

一、化学领域中产生误译的原因

化学领域的专利申请涉及范围广,作为化学专利代理人可能无法确保对化学专利申请中各具体技术领域所涉及的技术内容都掌握的很全面,因此,对技术领域的不熟知容易导致翻译出错。如果日语原文有些技术方案从句式来看可以译成多种中文语义,而这些意思放在中文句子里取哪种意思都可以,则会给翻译造成了麻烦,因为从技术上理解只会有一种意思,稍不注意就会造成误译。

另外,化学领域较之其他领域,所使用的专业词汇较多,加之化学物质命名法较多也较为复杂,并不是每个化合物都可以将日文命名的化合物按顺序直译成中文,需要明白该化合物的真正结构才能译准,而且有些物质在中文中可能有其惯用的中文语义,这就很容易造成误译。因此,在翻译化学专业词汇时,代理人尤其应当注意考量对应的中文词汇是否符合正确的命名规则,以及在一词多义的情况下,正确地译成准确的中文命名。

二、化学领域中产生误译的具体分析

下面,从几个角度具体阐述,为了方便起见,笔者将化学领域误译分为如下几个类型:

1.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作为翻译者在进行化学领域翻译作业中应当尤其注意的问题。在一个词汇有多个译法时,有时是这些译文均可,而更多的情形是从技术上只能取一种译法。下面举例具体说明:

首先举个简单的例子。日语里“接着性”一词,译成中文可以是“粘接性”,也可以是“粘附性”,哪种译法均可。这种情形实质上不会对技术方案产生影响,翻译者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任选其一即可。更多的情形是从众多译法中选择一个正确的译文。比如如下的例子:

日文“接触酸化”一词,在化工领域中如果将其直译成“接触氧化”,则并不准确,实际上该词在化工领域中应该译成“催化氧化”。因此,从这个实例中,我们认为在翻译作业中应当做到查找相关技术辞典甚至直接找申请人确认,才能避免类似的译文错误。

另外,在化学领域的翻译作业中,一词多义造成容易错误的词还有很多,笔者总结了如下常见的词汇:

1)“酸素”可以译成“氧气”或者“氧”;

2)“ベンジル”可以译成“苄基(benzyl,分子式C6H5CH2—。)”或者“苯偶酰(benzil,分子式C14H10O2)”;

3)“分散”可以译成“分散(dispersion)”或者“色散(chromatic dispersion)”;

以上这些词汇选择的词义不当时,往往会导致技术上的误解,可能会给案子的后续程序造成麻烦。

2.一句多义

当然,与一词多义类似,一个日语句型也存在具有多种意思的情况。如下这个例子则很明显:

“窒化アルミニウム焼結体よりなる基材と高融点金属部材からなる積層体の製造方法”,这句中出现了“……からなる”,

这一句式在化学说明书中经常出现。其译法有多种,比如①“由……组成(形成)”、②“包含(包括)……”等,①属于封闭式译法,即“只包含……”之意;②属于开放式译法,即“除了含有……以外,还有其他物质(工序)等”。因此,译者应该从技术上把握究竟哪种译法是正确的。就所述例子而言,如果从技术上看,层叠体仅由“基材”和“高融点金属部材”组成,那么译法①是正确的;如果层叠体不仅包括“基材”和“高融点金属部材”,还有其他诸如“保護層”之类的层,那么译法②是正确的。

总之,在这些一词(句型)多义的情形中,作为化学领域翻译的作业人员,应该结合技术内容进行翻译,力争做到译文准确。

3.句子意思不明确

例1:日文原文:未加硫の該ゴム組成物のチューブをマイクロ波加硫装置内で、ゴム押出し装置から連続して押出す。

译文:在微波硫化装置内,从橡胶挤出装置连续挤出未硫化的该橡胶组合物的管。

从技术上理解,正确译文应是:“从橡胶挤出装置连续挤出未硫化的该橡胶组合物的管,所述未硫化的橡胶组合物管被输送到微波硫化装置内”。

对于这个例句的结构,关键在于动作

“連続して押出す”是否是在“マイクロ波加硫装置内で”进行的。单从句式上来看,很容易被理解为在“マイクロ波加硫装置内连续挤出”,但实际上,该技术为:首先,从橡胶挤出装置连续地挤出未硫化的该橡胶组合物的管,然后,将该被连续挤出的未硫化的该橡胶组合物的管输送到微波硫化装置内。

在翻译作业的时候,我们已经注意到了如果按照字面上来直接译则该句的逻辑关系会有不妥,如果该译句中加上所省略的动词“输送到”,或者按照上述正确的译文来撰写日文,那么就很难发生误译。该例给翻译作业人员的启示在于,如果当日文所表达的含义不够明确时应结合说明书的内容和附图去理解,若仍然不能完全理解则应及时与申请人沟通,以避免译错。另一方面,从日文撰写的角度考虑,尤其是撰写权利要求书时尽量不要省略动词、主语等,以减少译者错误的几率。

例2:結晶で構成される酸化タングステンを含む…。

译文:包含由结晶形成的氧化钨的…。

这里,译者忠实于日文进行了翻译,译句表达了“酸化タングステンは結晶で構成される”这样的意思,然而这样翻译后,译文隐含了“不能共存有非结晶部”的意思,而实际上,所述氧化钨是“能够共存有非结晶部”的。这里,若撰写者将该句撰写为“結晶構造を有する酸化タングステンを含む…”,则能够避免翻译成中文时产生技术上的差别。

通过以上例子可看出,对于翻译者而言日语并不是母语,而撰写日文说明书者通常都是以日文为母语的技术人员,因此,两者对同一句子的理解难免会有所不同,翻译者更容易从文法的角度考量翻译的准确性,而以日文为母语的技术人员文法上更为灵活。因此,如果译者忽视从技术上整体把握说明书的技术内容,则很容易产生依照文法翻译但与实际意思不符的问题。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整个说明书的意思,以及撰写者在撰写时留意表达是否存在容易造成歧义的地方。

4.断句错误

例3:「MgO層上に微細なAl2O3粒子を有するカバー層とすることができる。」

单从日文来看,此例子可有两种译文:

译文1:在MgO层上可制成具有微细的Al2O3颗粒的覆盖层。

译文2:可制成在MgO层上具有微细的Al2O3颗粒的覆盖层。

这个例子中,“可制成”在译文中的位置不同,则所对应的技术不同。该结构如下图1、2所示。
图1(译文1)


图2(译文2)


从技术上理解,正确的应该是图1所示的结构。

5.同一片假名词汇所对应的英文词汇不同,因而中文译文截然不同。

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个词汇“グロウボックス”,如按照其发音可以得到几个英文词汇,如“grow box”、“glow box”等,在这两个词都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就需要请申请人确认了。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日文发音与英文发音的特点,日文片假名词汇往往可以代表多个英文词汇,此时代理人很有可能忽略了其正确的意思,尤其是要注意这种很难通过说明书内容推定其意思的词汇。对于这种容易造成混淆的片假名命名的词汇,若日方申请人在括号内标注其英文,或许是最有效避免出现这种翻译错误的方法。

6.化合物命名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化合物“トリフェニルホスホニウムクロリド化合物”,如果翻译成“氯化三苯基膦”似乎有点儿不合适,因为单从译文来看,看不出氯元素连接在“苯基”上还是连接在磷原子上,因此更准确的译法是“三苯基氯化膦”,也即氯元素连接在磷原子上。


再比如,化合物“エチレンカーボネート”,从如下结构来看,该化合物应该译成“碳酸乙二酯”或“碳酸亚乙酯”,而不应该译成“碳酸乙烯酯”。


以上是笔者对化学领域翻译问题的一点粗浅的分析,今后随着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的词汇也将增多,专利申请翻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涉外专利代理人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进行积累总结,笔者也是出于此目的撰写本文,希望此文能对读者有所帮助和借鉴。
(2010年)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回到首页
友情链接: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
Linda Liu & Partners©2008-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1386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61号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